当下,对车辆外观、悬挂系统以及动力系统进行改装已成为一种潮流,然而,改装的潜在可能性最终还是要依托于车辆本身的基础品质。现在,让我们聚焦于动力系统,深入探讨一下。许多人误以为,提升动力仅仅意味着安装一个所谓的“蘑菇头”来提高进气效率,但这种观点其实颇为片面。实际上,进气管的形状才是影响进气效率的关键因素。不同形状、长度以及横截面积的进气管,都反映了发动机设计的特定需求。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进气管的形状。
从形态上来看,进气管主要可以分为垂直进气和旋转进气两种。垂直进气道因其较小的进气阻力,在高转速时能够产生共振效应,从而提升进气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燃油喷嘴的布置。这种设计通常适用于高转速性能出色的发动机。而旋转进气口则能在进气过程中产生涡流,加强空气与汽油的混合程度,进而提升低转速时的缸内燃烧效率,因此更适用于低转速性能强的发动机。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两个极端的例子。首先是宝马的M5车型,其搭载的V10发动机并未采用如日本三菱、本田那样复杂的技术来提升发动机的响应速度或高转速时的功率输出。
相反,它以一种直接、纯 粹的方式实现了对高性能的追求。这款V10发动机的十根进气管均采用了短立式设计,且每根进气管都配备了节气门,这显然是为了强调高转速和高响应的设计特色。
而旋转进气口在柴油机上的应用则最为显著。由于柴油机的转速通常不高,因此其重点在于低转速时的动力表现。正因如此,所有的柴油机都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涡流进气口设计。有些柴油车甚至为了产生更大的进气涡流,以提高空气与燃油的混合程度,还特意增大了进气口末端的涡流强度。
在了解了这两种不同形状的进气管所代表的工况需求后,我们再来探讨一下涡流是如何影响发动机的进气和燃烧性能的。